close
 
亂逛網路時看到一堆人吵成一團 ,因為中時部落格的一位編輯寫了一篇頗勇敢的文字"斷背山的另一邊"挑戰了這部廣受好評的電影,認為電影美化了婚姻中的背叛。但就因為批評的是斷背山,這部著重於刻劃不為世俗接受的同性情愛的電影,也冒犯了同性戀者(同志? 哪時候發明的稱呼呀?)所構築的,自認高人一等的純真相愛,這塊因為社會主流眼光而反彈出的精神上自我安慰的領域 。原文及吵吵鬧鬧在此連結
 
我先說,我錯過了斷背山的電影檔期,所以我沒看過電影,我也不打算在這裡對電影內容抬槓。
我對基督教也沒有好感,對基本教義派,創世論者的觀點連嗤之以鼻的力氣也懶得動,所以基督教對同性戀的態度,對我而言,就是他們家經書典故引申的事,稱不上贊同或反對。
 
另外一件最近對井底之蛙的台灣而言,只當報屁股處理,沒多少人注意的國際大事,就是一篇刊在丹麥報紙諷刺漫畫,畫面是回教先知穆罕默德戴著炸彈模樣的頭巾。一開始是回教國家針對丹麥以及該報的抗議,要求道歉。而隨著各國白目媒體在言論自由的大旗下廣泛轉載,引發了各地穆斯林的憤怒,以及愈演愈烈,一連串的抗議和攻擊事件。
 
這兩件表面上無關的事,其實都出於兩個字,尊重
 
所謂言論自由,我並不認為這是舉世唯一不容侵犯的價值。看看上面引用的網路討論,夾纏不清的囈語,看似理直氣壯的發言,乃至無稽謾罵,也多少反映了我們所自以為進步的社會,對言論自由的支持,其實是很脆弱的,前提是他人言論文章不侵犯到我的禁忌,惟恐戳破了對自我肯定,安身立命的心虛。宗教是對教條以及承諾的信仰,一種內化自省的過程,其實更沒有太多外人指指點點的討論空間,遑論要求信徒對宗教笑料抱持寬容,我覺得那根本是挑釁。歐美國家不也是常常對與基督教信仰,乃至耶穌的相關創作引發議論?當然五十步不及百步,我們不能說回教國家或穆斯林的反應是否小題大作,畢竟迴向觀照,我們真的能坦然面對自己的信仰,或性向,被旁人議論紛紛,引為笑談嗎?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阿志 的頭像
    阿志

    且向花間留晚照

    阿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